回味文章 手机版

空巢老人调研报告范文(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探索)


1. 绪论

1.1. 调查背景

随着我国社会医疗科技条件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人均寿命逐步得到延长的同时,人口老龄化程度也不断加重。根据全国老龄办的调查数据,截止到2017年年末,我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数量已达2.4亿,占总人口比例的17.3%,在十三五时期,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将不断加剧,预计到2020年,我国60岁以上老龄人口数量将增加1500万,其中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将增加到1.18亿人左右。

习近平主席曾指出,“满足数量庞大的老年群众多方面需求、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百姓福祉”。由此可见,如今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严峻性,而空巢老人情感需求问题更是亟待关注解决。

2019年4月份社科院社保研究中心发布《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2050》显示,因为持续扩大的退休人群,以及不断减少的投保人群,导致养老金消耗的速度非常快。根据现有情况,在2023年养老结余将出现出跳水走势。到2028年,社保金当年的结余可能会出现负数,估算负数金额为1181.3亿元。而到2035年累计结余也将消耗殆尽,即2035年养老金消耗完毕。最终到2050年,养老金的结余可能达到负11.28万亿元。加快商业养老成为必然趋势。


社保金趋势图


1.2. 调查目的

经前期调查得知当前空巢老人的物质生活已得到基础保障,而空巢老人的“精神生活”却无法得到充分的重视。团队继续调查空巢老人养老问题,了解中国最新智能养老的发展动态。

1.3. 调研方式

(1)实的典型调研法:实地走访高密市、泰安市、青岛市,济南市的乡村城市,现场了解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参观泰安市上高敬老院、泰安市荣军医院、高密市爱心养老院、青岛中康颐养院、青岛养老公寓等养老方式,掌握现实资料,为空巢老人情感需求满足奠定现实基础。

(2)问卷采访调研法:通过线上问卷的形式将调查问卷发放出去,然后统计收回问卷中各问题所占的百分比例来获取调研信息。采取一对一采访村民、居民、村支书、街道办事处主任等从各年龄段、各职业对空巢老人的认识,了解社会公众对空巢老人的看法。

(3)抽样重点调研法:实地抽取部分城乡地区,在调研对象中按一定比例抽取相当数量的对象,进入空巢老人家中开展深入访谈调查研究,了解空巢老人内心想法,再将调研结果按抽取的相关比例进行相应放大。

(4)文献调研法:通过图书馆、中国知网、超星图书馆等途径查阅空巢老人情感需求的相关论文文献来获得调研信息,通过政府信息网站了解国家及山东省等有关养老、养老服务等相关法律、法规,为建立空巢老人情感需求满足机制奠定理论基础。

(5)统计分析法:通过国家统计局、数据汇、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Monthly Bulletin of Statistics Online、CIA world factbook等多方面信息来源,分析空巢老人人口地区分布、年龄分布、人口数变更情况等相关宏观数据。

1.4. 调查对象

1.4.1. 空巢老人定义

学者们对空巢的定义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部分学者以家庭生命周期理论为依据,认为空巢家庭是指子女长大离开家庭独立居住谋生之后,由留下的中年夫妇或老年夫妇所组成的家庭。在此基础上,有些学者根据研究需要将此定义细化。张静(2012)基于以子女为主线进行阶段划分的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及中外词典释义,认为“子女成年离家”理应作为“空巢”的界定依据;且无子女老年家庭的情况(包括从未有过子女或有过子女但因失踪、长期刑拘、亡故等导致子女缺位)不应视为空巢老年家庭。陈建(2008) 将空巢家庭定义为所有子女均成年且长期不在父母身边的家庭,“长期”是指,一年中有至少半年时间不在父母身边且这种状况具有持续性”。聂小民(2010)将由于子女不孝,长期得不到共同生活应有的照顾的老人也归为空巢老人。马淑青(2011)认为成年子女都离家外出,剩下未成年的孙辈与祖辈住在一起的“隔代空巢”家庭也归为空巢家庭。还有很多学者没有根据家庭生命周期理论来界定空巢,他们都将无子女的老人也归为空巢老人,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穆光宗(2007)指出在社会人口学范畴里,老年空巢家庭是指无子女同住,老年人独自生活的家庭,包括单身老年独居、寡居和老年夫妇家庭。也有的学者给出了综合的定义,徐亦文(2011)认为空巢家庭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空巢家庭是指子女长大成人后,因求学、工作或结婚等原因离开父母,留下一位或两位老人独自居住。广义的空巢家庭还包括无子女家庭和丧子家庭。

本文中所提及的农村空巢老人是指年龄在60岁及以上,所有子女长期在外求学、务工和定居,身边无子女共同生活的农村老年人;包括子女虽然与自己居住在同一社区,但不与子女共同生活的农村老年人。

1.4.2. 情感需求

需求,心理学上指引起个体需求反映和行为的内在动力。情感需求是人们在心理上的认同,情感上的满足。空巢老人的情感需求,即用物质消费的需求满足空巢老人情感上、心理上的需求,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可知,当物质需求得到满足时,人们自然而然地会追求更加高层次的精神需求。

1.5. 数据采集

1.5.1. 数据来源


山东省17地市60岁及以上农村空巢老人家庭构成情况统计 数据来源:《山东省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


本研究实证部分数据主要通过调查问卷获得。选择农村空巢老人占比为13.32的济南市于槐荫区、长清区、市中区、历下区、章丘区共五个区9个村发放问卷33份,回收有效问卷31份,有效问卷率93.75%,调查问卷数量不能满足研究需要,本次研究不具备代表性与推广性,仅作为一种参考。

补充数据由全社会调查问卷方式获取,调查总发放问卷905份,有效问卷899份,有效问卷率99.3%。该数据仅能表达其他年龄段对空巢老人的看法,并不能有效反映空巢老人真实情感。

1.5.2. 样本特征


调查问卷3:样本基本特征统计结果

在被调查的31位农村空巢老人中,男性15人,女性16人,分别占总样本数的48.39%、51.61%;年龄组成方面,60~64岁、65~69岁、70~74岁、75岁及以上的比例分别为23.33%、26.67%、20%和30%;文化程度方面,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老人占83.33%,初中文化程度的占13.33%,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3.33%,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居住方面,有70%的老人夫妻同居,23.33%老人独居,其中因丧偶独居的老人都不想再找一个配偶;子女方面,家庭平均子女数为2.2人,其中10%的老人有4个及以上子女,1位老人(占3.33%)无子女或无健在子女;健康方面,半数以上的老人(60%)身体素质尚佳,13.33%的健康状况很差;其中丁店村空巢老人患病率明显高于其他村庄,近3/5的老人患有高血压、脑血栓等疾病,可能与丁店村距离火车轨道很近有关;自理能力方面,100%的空巢老人完全或者基本能够生活自理,这可能与团队在街道上开展调查有关。

1.6. 团队介绍

山东农业大学星梦之舟实践团实践团团队信息

2. 实地情况调查

2.1. 高密市调查情况

注:高密市主要调查农村老人的生活状况

2.1.1. 南关爱心敬老院调查情况


爱心敬老院中的老人


通过与院长的交谈,我们获知敬老院内共有36位老人,且大多数都行动不便,生活无法自理或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由于敬老院创立较早,房屋老旧,院内消防检查不达标。院内怕老人出意外实行半封闭式管理,配有专业护理人员照顾,但大多数护理人员年龄都在50岁以上,即将到达退休年龄。敬老院的收费很少,每年仅收2000元,维持困难;平时主要由敬老院周围的企业,志愿者协会过来做志愿者活动,或者进行物资资助。


队友听老人唱山歌

在与院长交流结束之后,队员们分成小组,对老人们进行走访。队员们耐心听爷爷奶奶们讲他们在敬老院的生活,或是追忆过去的时光,其中有一位爷爷格外令人印象深刻。这位爷爷因为一场意外,失去了自己的一条腿和多根手指,队员们的心情在听到后都变得沉重起来。在聊天过程中,爷爷突然唱起了歌,一首《大花轿》 一首《迟到的爱》算不上动听但听出来爷爷是用心在唱。爷爷笑着,我们也笑着,但爷爷说他讨厌这个地方,每天只能在大门里面生活,他想出去。此刻我们才意识到,敬老院里的老人们需要的或许不是物质上有多么的富足,而是精神层面的满足,他们需要陪伴,需要自由,需要被尊重、被认可。

2.1.2. 大胡村调查情况

大胡村总人数3480人,60岁以上的老人288人所占本村总人数比例8.27%,70岁以上的老人182人所占本村总人数比例5.22%。基础设施:健身广场一处,卫生室3处。经过调研发现,大胡村的范围大且村中有多个新建的小区,所以人口数量远多于其他村庄。队员们与居民进行交谈了解到大胡村的悠闲慢生活的节奏很适合养老,但也存在子女赡养、空巢老人无人赡养等问题。

在与大胡村委干部交流结束后,队员们来到村内寻访当地老人。令人印象十分深刻的是一位爷爷,他不仅积极配合我们完成调研,还给我们提了许多建议,并告知我们在这村里怎么走,关心队员在炎热的天气中注意防暑。

2.1.3. 谭下村调查情况

谭下村总人数867人,60岁以上的老人数量81人,所占本村总人数比例9.34%。基础设施:健身广场一处,12个健身设施6个已损坏,卫生室两处。由于前往时间为中午,未在街上见到的乘凉老人,团队调查完基本设施后,前往下一目标村庄。

2.1.4. 幸福村调查情况

幸福村总人数1032,60岁以上的老人145人所占总人数比例14.05%,70岁的老人以上73人,所占总人数比例7.07%。基本设施:健身广场俩处,其中一处位置于幸福村金孚隆超市前,健身设施已拆除;村委大楼旁边一处有6个健身设施,设备完好;村内建有卫生室1处,负责全村医疗服务工作。卫生室辖区内服务人口约1200人,建筑面积120平方,业务用房面积100平方。卫生室建筑面积符合省规范化村卫生室建设要求,五室(诊断室、观察室、治疗室、药房、值班室)分开,仪器设备符合配备要求。

幸福村委门前便是一条小街,路两边都是出来摆摊的人,其中大部分是老人。我们与村委干部交流结束之后沿着街调研得知,这里的老人大都是老两口住在这个村子,也有是和儿女住在一起的,因为在家无聊,便出来摆摊做点儿小生意贴补家用,也给自己找点儿事情做。可能是在街上调研的原因,感觉这里的老人身体都很好,精神状态也不错,和他们聊天时,能感到满满的幸福感。

2.1.5. 薛家村调查情况

薛家村总人数1787人,60岁以上的老人281人,所占总人数比例15.77%。基础设施:健身广场一处位置于村委大楼前 8个健身设施 2个已损坏;建有卫生室俩处一所私人诊所 一所公立诊所。村委屏幕上显示的是村子各个地方的监控画面,每条街道都有监控,有效保障村民的安全。

在调研薛家村的过程中,队员们明显的感受到老人们的内心其实多多少少都是觉得有点孤独的,他们都希望儿女能多陪陪他们,可是他们却没有一个抱怨,他们给予了儿女充分的理解,知道儿女工作忙,所以自己有什么事情都不愿去麻烦儿女,也不愿显露出自己的孤单。我想,他们之所以选择摆摊,绝不只是为了贴补家用,更多的是为了让自己有点儿事情做来摆脱孤独。在询问过程中,有一个爷爷的愿望让队友深有感触,当队友问他:“爷爷您的愿望是什么?”他只说了简单的两个字:“活着。”这看上去根本不算愿望的愿望,对他来说却异常困难。

2.2. 济南市调查情况

济南市调查空巢老人情感状况

2.2.1. 北八里村调查情况

槐萌区北八里村是一个搬迁过来的村庄,1976年原村庄受到洪水影响房屋受灾严重,每个村共同出了一块地方,让北八里村居民搬迁盖房,所以对比其他村庄,北八里村庄房屋规划整齐而且比较新。原田地成为流转地修建为水库防水,所以村民没有土地进行耕种,平时就没有什么可以做的。村民手中没有地,村民的户口都被转为城市户口。村庄占地面积100亩,总共300户人家,总人数1300人,60岁以上老人200户。村内有一个150平方米的诊所,一间30平方米的图书室、一处900平方米的健身场所,村民在广场上可以跳舞。村庄在不远处修建了新北八里庄小区,小区一共4栋楼,两栋楼外售,留下两栋楼卖给村民,村民买房有优惠。村里有的年轻人搬上了新楼;有的年轻人外出拼搏打工,只有节假日才能回家,老人们则留守在老房子里。随着进一步了解,团队发现:北八里村属于村中村,靠近火车轨道噪音大,村内老人多患有心脏病、脑血栓;交通不便公交车无法到达,村内通往大路的仅仅是一条小路;空巢老人多且集中,村民识字率高但村庄文娱活动少。

团队通过向村民、村委会发放调查问卷,开展访谈等形式进一步了解村庄及空巢老人生活状况,在活动中队员们感受到村民的热情好客,给我们小板凳做,问我们渴不渴、热不热、跟我们拉家常,由于地方偏僻打不到车,村干部还开车将队员们带到大路上,方便队员们坐车。

在调研中,有两个印象特别深刻的老人,一个是老奶奶自己在家里住,而且患有脑血栓,膝下有两个儿子,老人也没收入,小儿子平时就靠打零工挣钱。老人生活比较困难,没什么娱乐活动,平时只能和街坊邻居聊聊天度过时光,对生活的很不满意。还有一个爷爷和老伴一起住,两位老人身体都很健康,有两个女儿,每个女儿每个月都给2000多元的生活费,经济生活没有压力,说着说着两位老人都笑了,看到这我们便知道老人生活过很幸福,爷爷说他年轻时喜欢打鼓,年老挥不动了才停下,怀念的就是村里的戏班子,但戏班子的老人都已经老去,再也没在村里看过戏,再在村里看场戏,成为老人一个心愿。

为进一步了解老人们的真实感受,查找村民对村庄组织活动回答中偏差较大原因,队员融入老年舞队跳起了广场舞。经过团队发现:村民对广场舞比较感兴趣,观赏舞蹈的人很多,也有一部分人只是因为广场上有灯光比较亮而待在广场周围。经过亲身经历,团队发现大部分舞蹈节奏适中,但少部分舞蹈节奏较快,身体健康的老人才能跟上,较年迈的老人不适应也就跟不上,因此老人对村内活动褒贬不一。团队发现村庄内健身广场与足球场在一起,儿童老人一起活动存在安全隐患(团队成员被飞来的足球打中眼睛)。村委郭主任说:“村内没地,没钱,老人们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村委想为村庄多做点事,也心有余而力不足,但村委会明年将会建设一个300平方米的老年日间照料中心供老人活动,在法定工作日内提供免费午餐等服务。”

2.2.2. 田庄村调查情况

槐萌区田庄村占地3200亩,总共1260户人家,总人数3500人,60岁以上老人650户,村民主要以务农、务工为主。基本设施:村内有五个共200平方米的诊所,一间15平方米的图书室,一处200平方米配备多种健身设施的健身广场。村内有5家较大的企业,多家小作坊,村庄将闲置土地外租,村中有固定的收入来源,60岁以上的老人过生日的时候发放100元生日费。田庄村因为村庄大、周围企业多,年轻人可以就近工作,所以村内没有空巢老人。

2.2.3. 袁家村调查情况

长清区袁家村占地1800亩,总共205户人家,总人数656人,60岁以上老人79户,村内有一个100平方米的诊所,一间80平方米的图书室,一处600平方米配备多种健身设施的健身广场。袁家村人均耕地多,靠近济南地铁一号线,临近济南长清区工业园,交通便捷,村民大多早出晚归就近务工或就地务农,村内无空巢老人。村庄将闲置土地租给私人企业来增加村集体收入,每到过年时每户发放400元现金,老年节时为老人发放10斤大米,花生油等生活物资。当询问完袁家村庄的情况后团队成员心情比较复杂,既失望又有点开心,失望的是顶着炎炎烈日来到袁家村但没有获得调查数据,开心的是村内没有空巢老人,老人们生活兴奋美满。

2.2.4. 红卫村调查情况

市中区红卫村占地875亩,有105户人家,总共465人,60岁以上老人180名,村内有一个500平方米的诊所,一间60平方米的图书室,一处100平方米备多种健身设施的健身广场。村集体经营3家企业来增加集体收入,每年分两次每户分得总共500元。村内原有一名独居空巢老人,但老人丧偶不久后患小脑萎缩,神志不清,生活不能自理,其女儿从别处搬回来照顾老人起居。

原打算前往的赵营村、董庄村、大范庄、小范庄,由于刘长山路以东村庄整体搬迁改造,村民们基本已经搬上新楼,住上新房。地图信息与现实信息的不符,团队临时决定分工协作由两名男生前往通发大道实地查看齐庄村、南汝村是否拆迁,女生则返回住所整理当天材料,通过济南市长清区政府官网查看长清区农村搬迁情况。经过调研后220国道以东村庄、归德街道,孝里镇黄河畔村庄也正在拆迁,最终选定长清区平安街道丁店村。

2.2.5. 丁店村调查情况


队友与老人交谈


长清区丁店村占地3700亩,有357户人家,总共1170人,60岁以上老人230名,村内有一个150平方米的诊所,一间30平方米的图书室,一处120平方米配备多种健身设施的健身广场,中秋春节,60岁以上老人发放大米油等实物。丁店村与周围几个村连成一片,通往这些村庄的是一条双车道的水泥路。公交车每天只经过两趟,但感觉公交车行驶在窄窄地水泥路上,显得是多么地“拥堵”。村民出村要么自己开车,要么让别人开车拉自己到大路上再坐公交车去城里。村民很热情,很乐意与团队成员沟通交谈,经过访谈得知:丁店村位于黄河畔南侧,地势低洼易受大雨影响造成积水,每家每户都建在高处,老人每次出门都要经历一次上下坡。村里比较重视“孝”文化,在小广场、幼儿园、小学内都能看到画有孝顺父母的墙画。村民主要以务农为主,村内50多岁的中年人很多并且他们的儿女基本都不在身边而在济南附近打工,大多数60岁以上的老人,子女大多数都能轮流回来照顾老人,所以村内空巢老人并不多。其中有一位74岁的老爷爷无儿无女,老伴儿去世,没有劳动能力,每月靠国家补助的400多元钱生活,属于典型的五保户。他的侄子对他很好,平常家里收了庄稼都会给他送过来一点儿,逢年过节会过去送个饺子,生病带他去看医生。在交谈中,队员感觉到老爷爷对生活虽没有期待,但也没有消沉,平平静静地活下去就很好。当队员们访问到其他老人时,老人们总会提起这位“五保户”,羡慕这位爷爷平时什么都不干还能领400多元钱,可当队员们问道:如果可以交换身份往后没有儿女在身边陪伴,您是否愿意?老人们要么不再说话,要么就会说:唉,虽然现在儿女不在身边,至少老了不能动弹儿女还能回来,想想他也怪可怜的。虽然村民觉得平时儿女在不在身边都一样,但自己至少还有个依托。


2.2.6. 黄泉路村调查情况

村内老人生活照片

孙村镇黄路泉村占地3700亩,有274户人家,总共747人,60岁以上老人190名,村内有一个50平方米的诊所,一间70平方米的图书室,两处共150平方米配备多种健身设施的健身广场。中秋春节时,给60岁以上老人发放大米油等实物。团队成员通过黄路泉村主任、村民了解到:虽然子女大多外出务工村内空巢老人偏多,但是他们的子女每周每月都有回村探望老人,部分子女还想接老人到城里定居,老人们纷纷表示还是在村里过的舒心,舒坦。调研时处于工作日,他们的子女大多没有回来,老人们表示年轻人就应该在外多努力打拼,自己留守在家没问题。有一位老人非常热情,主动邀请团队成员留在家里吃晚饭。

2.2.7. 聂家村调查情况


队友与老人交流

章丘区聂家村,调研时村委会没有人值班,所以只通过村民了解情况。通过走访发现聂家村村民居住的总体占地面积不大,但是户户都有地种,水泥路面方便又整洁。老人会主动给你说你也去问问那个老人,那个老人也是空巢老人。还有个耳朵不太好的老奶奶队员去问她问题,队员说话声音小,她听不清,然后她就站起来和队员说,队员喊的很大声她还是听不清,然后队员和老人就都笑了笑,就走了,老奶奶听不清而主动站起来的举动深深地感动了队员们。还有一对老夫妻,奶奶今年78,爷爷80岁了,老人身体都还算是健康,平时奶奶做饭,爷爷烧水,在他们身上有种岁月静好的感觉。爷爷奶奶有三个女儿,一个小儿子,都住在本地,经常回家看看老人,老人感觉日子过得很幸福。


2.2.8. 南范村调查情况

天桥区南范村。这个村子相对比较富裕,基础建设也很完善。村里人们质朴醇厚、安居乐业,虽然大多数都是子女在外务工,不与父母住在一起,但是老人普遍身体健康、生活富足,聚在一起也不寂寞。调查时是星期六星期天,队员遇到一户住在济南市区的三口之家回南范村看自己的父母,经过交谈后得知这三口之家几乎每个星期六星期天都会回来探望父母。为进一步了解村庄情况队友和村民们聊天,通过交谈发现老人生活很幸福。

2.3. 青岛市调查情况

青岛市主要调查中国智能养老化示范单位及街道

2.3.1. 青岛中康国际医疗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调查情况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福利中心项目是黄岛区的重点民生工程。福利中心采用“民办公助”形式,坐落于青岛西海岸新区的三溪湾畔,位于黄岛郊区,设有床位1100张,现已基本住满,居住人群主要以退休干部、教授、教师为主。按照青岛市五星级养老机构建设标准设计和建设,有双人间、多人间等,可供独住、双人或多人居住,满足不同居住需求。

开发区社会福利中心以“持续照料·优雅品质·健康快乐生活”为服务理念,向每一位长者提供长期托养、日间照料、居家养老、候鸟养老等多功能服务。具有多种养老模式可供选择。居家养老是福利中心近期推出的智能化养老项目的主体,但该模式尚在尝试中,并不具备智能化的特征。


福利中心配有棋牌室、台球室、乒乓球室、电脑室、书画室、KTV室、手工艺室、咖啡厅、图书室、银行、超市、佛堂、礼拜区等休闲场所及老年大学标准配置的课程及教室,并配有屋顶花园 、园林绿地、假山等户外养生活动场所;还设有最新科技打造的纳米汗蒸房、足底理疗室。项目过多,在此不一一列举。我们了解到入住后这些都是免费使用,但也有个别项目是收费的,比如:心理咨询室。


福利中心内部分设施照片


生活设备设施完善的同时,令我们惊讶的是优质的医疗服务,真正的做到医养结合。福利中心特设立中康颐养护理院,针对老年人的患病特点,开设内外科、老年病科、康复科等临床科室,检验科等医技科室,以及治疗室、针灸推拿室等在内的多个治疗科室,数字胃肠机、彩超等医疗设备。主要以老人医疗服务、临终护理/家庭临终护理服务等为主。同时,在福利中心内设立以养老护理和康复推拿等培训为主的职业技术培训学校,保证福利中心的人才供给。


此福利中心提供包括吃、住、医、养、玩在内的全方位、个性化的亲情关怀和一站式优质服务,可以说是养老服务行业的优秀典范。但还有一个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入住价格。入住此福利中心一名能够自理的老人每月至少需要3000元,这个价格足以使大多数的家庭无力支付。


福利中心收费表


最后的时候我们了解到,这个机构一共有三个名字,分别对应相应的职能:青岛经济开发区社会福利中心属于公共服务,政府资助”三无老人”入住,老人可享受机构中的基本服务。青岛黄岛民惠医院,负责机构中的医疗服务。青岛中康颐养护理院,这是属于机构的民营方面。


2.3.2. 青岛市崂山区沙子口街道-丽莎老年公寓调查情况

当我们看到丽莎老年公寓时,我们开始产生了几个疑问,1.从外观上看来这就是一个酒店,并不像一个公寓。2.从周围环境看来,这里属于老城区,并没有发现老人的户外娱乐场所。进入后,胡经理热情地回答了我们的疑问,对我们讲解青岛市及周围地区养老公寓的发展状况,及她创业时遇到的艰难,与目前仍存在的困难。我们了解到了中小公寓建立时的普遍遇到的困难与障碍,以及青岛市崂山区对于养老方面做出的不断优化与调整。胡经理介绍到这个公寓是由酒店改造而来,外观并没有做出调整。公寓入住的都是能够自理,半自理的老人。这个地方交通便利,并且对面就是医院,目前已经和医院建立绿色通道,为老人提供医疗保障。丽莎老年公寓的特色就是每个老人拥有自己的房间,保护老人个人隐私,给老人家的感觉。

在胡经理的引领下,我们拜访了两个房间的老人。第一个房间里是一名退休的76岁数学老师,奶奶看到我们很开心,还想要打开电视让我们看电视呢。奶奶患有轻度的老年痴呆症,属于半自理的老人,但看到老人的满脸红光,和那洋溢的精神头,我们知道奶奶过得不错。第二个房间里是一对64岁的老夫妇,爷爷拉着手风琴,奶奶放声歌唱,听到那优美的旋律,我们进入了音乐的海洋。听完了爷爷奶奶的即兴演出后,我们了解到奶奶原来是军队文化艺术团,爷爷则是一位退休老师,后来年老后拾起来年轻的爱好-手风琴。爷爷说年纪大了,不能工作了,就下下棋,拉拉琴,日子过得就好。

一楼的食堂,配备专业的厨师,及后勤保障人员。虽然菜样没有学校食堂里提供的那么丰盛,但这些菜都是根据公寓内老人的口味,及身体状况定时更新的。再往里走便是由公寓负责的社区日照福利中心,在这里老人可以免费使用内部的娱乐设施,并且这里还是老年大学授课点,老人们可以自费报名参加,老年大学的老师会过来上课。

最后胡经理介绍到公寓2017年8月成立,公寓入住老人人数为30人。公寓最大能够接收的老人数量为150名,一名能够自理的老人每月至少需要1200元。养老公寓本身是一个凭良心赚钱的项目,目前公寓还是入不敷出的投资阶段,经理给我们简单算了一下公寓目前入住率为20%,做到收入平衡需要入住率达到47%。但经过我们的观察公寓的床位为150,但其他基础设施能够承受的老人则为120左右,也就是入住率达到80%。

3. 农村空巢老人情感需求因素探析

3.1. 其他因素与情感交叉分析

3.1.1. 经济与情感

本次分析没有从收入稳定程度入手,因为本次调研空巢老人收入大部分来自国家养老金、少部分来自子女,仅有一位空巢老人外出打工获取收入,大部分老人收入来源稳定但不能满足生活所需。从收入稳定研究角度得出结论:收入越稳定,寂寞、空虚、焦虑程度更大。在经济不能满足需求的前提下,此结论与现实情况严重不符,因此选择经济状况满意度指标。



从寂寞(无人陪伴)程度来看,对经济状况很满意的老人中有66.67%不会感到寂寞,33.33%较多感到寂寞;对经济状况比较满意的老人中有41.18%不会感到寂寞,5.88%很少感到寂寞,23.53%较少感到寂寞,29.41%较多感到寂寞;对经济状况不太满意的老人中有12.5%不会感到寂寞,12.5%很少感到寂寞,12.5%较少感到寂寞,62.5%较多感到寂寞;对经济状况很不满意的老人中有33.33%不会感到寂寞,33.33%很少感到寂寞,33,33%很多感到寂寞。数据显示,老人对经济状况的满意程度与寂寞程度基本成负相关,即对经济状况越满意,则寂寞程度越低。我们可以看出有老人感到非常寂寞的情况只出现在对经济状况很不满意的群体之中,而且在对经济状况不太满意的群体中,老人感到寂寞(较多或很多)所占比例远远高于其他三类群体。

从空虚(无事可做)程度来看,对经济状况很满意的老人中有66.67%不会感到空虚,33.33%较少感到空虚;对经济状况比较满意的老人中有52.94%不会感到空虚,5.88%很少感到空虚,17.56%较少感到空虚,23.53%较多感到空虚;对经济状况不太满意的老人中有12.5%不会感到空虚,12.5%很少感到空虚,37.5%较少感到空虚,37.5%较多感到空虚;对经济状况很不满意的老人中有33.33%不会感到空虚,66.67%很多感到空虚。数据表明,老人对经济状况的满意程度与空虚程度基本成负相关,即对经济状况越满意,则空虚程度越低。我们可以看出有老人感到非常空虚的情况也只出现在对经济状况很不满意的群体之中,而且所占比例基本为三分之二,除去这一类群体,其他三类群体老人感到空虚(较多或很多)所占比例相对较少。

焦虑:持续性或发作性出现莫名其妙的恐惧、害怕、紧张和不安。有一种期待性的危险感,感到某种灾难降临,甚至有死亡的感受(“濒死感”)。从感到焦虑程度来看,对经济状况很满意的老人中不会感到焦虑,很少感到焦虑和较少感到焦虑所占比例均为33.33%;对经济状况比较满意的老人中有64.71%不会感到焦虑,很少感到焦虑和较少感到焦虑所占比例均为5.88%,23.53%很多感到焦虑;对经济状况不太满意的老人中很少感到焦虑和较多感到焦虑所占比例均为37.5%,25%很多感到焦虑;对经济状况很不满意的老人中有66.67%不会感到焦虑,33.33%很少感到焦虑。我们不难发现,对经济状况很满意和很不满意的老人感到焦虑程度较低,其他两种情况则基本符合对经济状况越满意,焦虑程度越低。从老人舒缓焦虑情绪角度,52.94%老人选择向其他人倾诉,23.53%老人选择参加文娱活动,23.53%老人选择闷在心里,由此看出向其他人倾诉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舒缓方式。

忧郁:高兴不起来,无愉快感,对目前、未来生活缺乏信心和乐趣,精力下降,易疲劳等。从感到忧郁程度来看,对经济状况很满意的老人中66.67%不会感到忧郁,33.33%较少感到忧郁;对经济状况比较满意的老人中64.71%不会感到忧郁,23.53%较少感到忧郁,很少感到忧郁和较多感到忧郁所占比例均为5.88%;对经济状况不太满意的老人中不会感到忧郁和很多感到忧郁所占比例均为12.5%,很少感到忧郁和较多感到忧郁所占比例均为37.5%;对经济状况很不满意的老人中不会感到忧郁,较少感到忧郁和较多感到忧郁所占比例均为33.33%。我们可以发现对经济状况不太满意这类群体中老人感到忧郁程度较高,其他三类群体基本符合空巢老人对经济状况的满意程度与忧郁程度基本负相关,即对经济状况越满意,则忧郁程度越低的结论。

情绪激动:此处是指经常无故地发怒,与家人争吵,对什么事情都看不惯,不满意。从感到情绪激动程度来看,对经济状况很满意的老人中66.67%不会感到情绪激动,33.33%较少感到情绪激动;对经济状况比较满意的老人中70.59%不会感到情绪激动,17.65%较少感到情绪激动,很少和较多感到情绪激动所占比例均为5.88%;对经济状况不太满意的老人中50%不会感到情绪激动,13%很少感到情绪激动,12.5%较少感到情绪激动,25%较多感到情绪激动;对经济状况很不满意的老人全部不会感到情绪激动(数量为3,不排除数据量较小,偶然性的发生),老人说年老了,生活已经如此,没有什么可以生气的。74.19%的老人表示迈入老年后很少或没有再情绪激动过。从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对经济状况比较满意和不太满意两类群体会感到情绪激动(较多或很多),但所占比例均低于三分之一。

新生活:学习新的技能、新的生活条件。从想要尝试新生活的程度来看,对经济状况很满意的老人中66.67%不想尝试新生活,33.33%较少想要尝试新生活;对经济状况比较满意的老人中41.18%不想尝试新生活,29.41%较少想要尝试新生活,5.88%较多想要尝试新生活,23.53%很多想要尝试新生活;对经济状况不太满意的老人中62.5%不想尝试新生活,很少,较少和很多想要尝试新生活所占比例均为12.5%;对经济状况很不满意的老人全都不想尝试新生活。我们认为,空巢老人已经有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活,于是大多都不想去尝试新生活,而想要去尝试新生活(较多或很多)的老人主要出现在对经济状况比较满意和不太满意两类介于中间群体中。

问卷中出现三例空巢老人不满意当前的经济状况,但不感到焦虑、情绪激动,也不想尝试新生活的现象。经核实排除团队成员输入数据错误,团队初步假设为:一、农村空巢老人尝试新生活渴望减少、情绪平缓,更愿意平安、健康地过安稳生活。二、生活状况较懒惰,虽感到不满意,但不愿去改变现状。


3.1.2. 子女与情感

数据照片过多,在此不一一列举。

是否希望和儿女一起生活(被动空巢(希望认为可以享受天伦之乐安度晚年,不希望认为不想拖累儿女),主动空巢(不希望认为分开住很好而且子女常回家,无所谓))


从寂寞(无人陪伴)程度来看,希望认为可以享受天伦之乐安度晚年的老人中有66.67%不会感到寂寞,较少和较多感到寂寞所占比例均为16.67%;不希望认为不想拖累儿女的老人中全部都会较多感到寂寞;不希望认为分开住很好而且子女常回家的老人中有33.33%不会感到寂寞,20%很少感到寂寞,6.67%较少感到寂寞,40%较多感到寂寞;无所谓的老人中有40%不会感到寂寞,60%较少感到寂寞。数据表明,老人的寂寞程度按照无所谓,认为可以享受天伦之乐,认为分开住很好而且子女常回家,认为不想拖累儿女的顺序逐渐加深。其中被动空巢的老人与主动空巢的老人相比,明显寂寞程度更高。


从空虚(无事可做)程度来看,希望认为可以享受天伦之乐安度晚年的老人中有66.67%不会感到空虚,33.33%较多感到空虚;不希望认为不想拖累儿女的老人中有25%较少感到空虚,75%较多感到空虚;不希望认为分开住很好而且子女常回家的老人中有40%不会感到空虚,26.67%较少感到空虚,6.67%很多感到空虚,很少和较多感到空虚所占比例均为13.33%;无所谓的老人中有60%不会感到空虚,40%较少感到空虚。数据表明,老人的空虚程度按照无所谓,认为分开住很好而且子女常回家,认为可以享受天伦之乐安度晚年,认为不想拖累儿女的顺序逐渐加深,与感到寂寞程度分析结果相似,其中被动空巢的老人与主动空巢的老人相比,明显空虚程度更高,而且认为不想拖累儿女的这类老人群体感到空虚的程度最为显著。

从感到焦虑程度来看,希望认为可以享受天伦之乐安度晚年的老人中66.67%不会感到焦虑,较多和很多感到焦虑所占比例均为16.67%;不希望认为不想拖累儿女的老人中有25%较少感到焦虑,75%很多感到焦虑;不希望认为分开住很好而且子女常回家的老人中6.67%较少感到焦虑,不会和很少感到焦虑所占比例均为33.33%,较多和很多感到焦虑所占比例均为13.33%;无所谓的老人中有80%不会感到焦虑,20%很少感到焦虑。数据表明,老人感到焦虑程度按照无所谓,认为分开住很好而且子女常回家,认为可以享受天伦之乐安度晚年,认为不想拖累儿女的顺序逐渐加深。同样的,被动空巢的老人感到焦虑(很多或较多)所占比例更多,认为不想拖累儿女这类老人感到焦虑情况更为普遍。

从感到忧郁程度来看,希望认为可以享受天伦之乐安度晚年的老人中66.67%不会感到忧郁,较多和很多感到忧郁所占比例均为16.67%;不希望认为不想拖累儿女的老人中75%较少感到忧郁,25%较多感到忧郁;不希望认为分开住很好而且子女常回家的老人中46.67%不会感到忧郁,13.33%较多感到忧郁,很少感到忧郁和较少感到忧郁所占比例均为20%;无所谓的老人中80%不会感到忧郁,20%很少感到忧郁。我们可以看出,感到忧郁程度按照无所谓,认为分开住很好而且子女常回家,认为不想拖累儿女,认为可以享受天伦之乐安度晚年的顺序逐渐加深。在忧郁程度这方面,被动空巢的老人同样会更为普遍,与之前几个方面不同的是,此次认为可以享受天伦之乐安度晚年这类老人感到忧郁的情况更显著。

从感到情绪激动程度来看,希望认为可以享受天伦之乐安度晚年的老人中83.33%不会感到情绪激动,16.67%较多感到情绪激动;不希望认为不想拖累儿女的老人中50%较少感到情绪激动,不会和很少感到情绪激动所占比例均为25%;不希望认为分开住很好而且子女常回家的老人中60%不会感到情绪激动,6.67%很少感到情绪激动,20%较少感到情绪激动,13.33%较多感到情绪激动;无所谓的老人全部不会感到情绪激动。数据表明除认为可以享受天伦之乐安度晚年和认为分开住很好而且子女常回家这两类情况中有小部分老人会感到情绪激动(很多或较多)外,老人大都不会感到情绪激动,认为老人情绪激动与个人情绪有关,而67.74%老人为了防止情绪激动影响身体健康,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让自己的情绪过于激动。

从想要尝试新生活的程度来看,希望认为可以享受天伦之乐安度晚年的老人中83.33%不想尝试新生活,16.67%很多想要尝试新生活;不希望认为不想拖累儿女的老人中25%较少想要尝试新生活,75%很多想要尝试新生活;不希望认为分开住很好而且子女常回家的老人中73.33%不想尝试新生活,13.33%较少想要尝试新生活,很少和很多想要尝试新生活所占比例均为6.67%;无所谓的老人中有80%较少想要尝试新生活,20%较多想要尝试新生活。我们可以看出,老人想要尝试新生活的程度按照认为分开住很好而且子女常回家,认为无所谓,认为可以享受天伦之乐安度晚年,认为不想拖累儿女的顺序逐渐加深,其中不想拖累儿女这类老人想过尝试新生活的想法最为强烈,经之前几个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类老人心理状态不是很好,对现在的生活有不满意,推测这是老人更想尝试新生活的原因。


3.1.3. 社会活动与情感

数据照片过多,在此不一一列举

平时生活时间做什么(做农活家务,邻里走动聊天,参加文娱活动,照看接送孙子孙女,其他)


从寂寞(无人陪伴)程度来看,平时主要做农活家务的老人中有45.45%不会感到寂寞,36.36%较多感到寂寞,很少和较少感到寂寞所占比例均为9.09%;平时主要邻里走动聊天的老人中有35.71%不会感到寂寞,7.14%很少感到寂寞,较少和较多感到寂寞所占比例均为28.57%;平时主要参加文娱活动的老人全部很少感到寂寞;平时主要照看接送孙子孙女的老人中有66.67%较多感到寂寞,33.33%很多感到寂寞;平时主要进行其他活动的老人中不会和较多感到寂寞所占比例均为50%。数据表明,老人的寂寞程度按照参加文娱活动,邻里走动聊天,做农活家务,参加其他活动,照看接送孙子孙女的顺序逐渐加深,其中照看接送孙子孙女的老人感到寂寞的情况最为显著(很多或较多)。

从空虚(无事可做)程度来看,平时主要做农活家务的老人中有45.45%不会感到空虚,很少,较少和较多感到空虚所占比例均为18.18%;平时主要邻里走动聊天的老人中有42.86%不会感到空虚,21.43%较少感到空虚,28.57%较多感到空虚,7.14%很多感到空虚;平时主要参加文娱活动的老人全部都较少感到空虚;平时主要照看接送孙子孙女的老人不会,较少和很多感到空虚所占比例均为33.33%;平时主要进行其他活动的老人中不会和较多感到空虚所占比例均为50%。我们可以看出,老人感到空虚的程度基本按照参加文娱活动,做农活家务,照看接送孙子孙女,邻里走动聊天,参加其他活动的顺序逐渐加深。推测老人大多在完成自己的事情以外感到空虚无事可做,老人感到空虚程度我们认为主要受老人平常主要干的事情占用时间的长短的影响。

从感到焦虑程度来看,平时主要做农活家务的老人中有45.45%不会感到焦虑,27.27%很少感到焦虑,9.09%较多感到焦虑,18.18%很多感到焦虑;平时主要邻里走动聊天的老人中有42.86%不会感到焦虑,14.29%很少感到焦虑,28.57%很多感到焦虑,较少和较多感到焦虑所占比例均为7.14%;平时主要参加文娱活动的老人全部都很少感到焦虑;平时主要照看接送孙子孙女的老人中有66.67%不会感到焦虑,33.33%较少感到焦虑;平时主要参加其他活动的老人不会和较多感到焦虑所占比例均为50%。数据表明,老人感到焦虑的程度按照参加文娱活动,照看接送孙子孙女,做农活家务,邻里走动聊天,参加其他活动的顺序依次加深,其中做农活家务,邻里走动聊天和参加其他活动这三类老人群体会更容易感到焦虑(很多或较多)。

从感到忧郁程度来看,平时主要做农活家务的老人中54.55%不会感到忧郁,9.09%较少感到忧郁,很少和较多感到忧郁所占比例均为18.18%;平时主要邻里走动聊天的老人中50%不会感到忧郁,28.57%较少感到忧郁,14.29%较多感到忧郁,7.14%很多感到忧郁;平时主要参加文娱活动的老人全部很少感到忧郁;平时主要照看接送孙子孙女的老人中不会,较少和较多感到忧郁所占比例均为33.33%;平时主要参加其他活动的老人不会和很少感到忧郁所占比例均为50%。数据表明,老人感到忧郁程度按照参加其他活动,参加文娱活动,做家务农活,邻里走动聊天,照看接送孙子孙女的顺序逐渐加深,其中做农活家务,邻里走动聊天和照看接送孙子孙女这三类老人群体更为感到忧郁(很多或较多),与感到焦虑程度的情况基本符合。

从感到情绪激动程度来看,平时主要做农活家务的老人中63.64%不会感到情绪激动,较少和较多感到情绪激动所占比例均为18.18%;平时主要邻里走动聊天的老人中71.43%不会感到情绪激动,14.29%较少感到情绪激动,很少和较多感到情绪激动所占比例均为7.14%;平时主要参加文娱活动的老人全部都不会感到情绪激动;平时主要照看接送孙子孙女的老人中有66.67%不会感到情绪激动,33.33%较少感到情绪激动;平时参加其他活动的老人不会和很少感到情绪激动所占比例均为50%。数据表明,老人中会感到情绪激动(很多或较多)的情况所占比例非常少,认为老人对自己的身体较为看重,情绪激动会对自己的身体产生一些影响,所以老人或多或少会对自己的情绪有所控制,尽量减少情绪激动的情况。

从想要尝试新生活的程度来看,平时主要做农活家务的老人中45.45%不想尝试新生活,很少和较多想要尝试新生活所占比例均为9.09%,较少和很多想要尝试新生活所占比例均为18.18%;平时主要邻里走动聊天的老人中50%不想尝试新生活,28.57%较少想要尝试新生活,21.43%很多想要尝试新生活;平时主要参加文娱活动的老人全部都不想尝试新生活;平时主要照看接送孙子孙女的老人中有66.67%不想尝试新生活,33.33%较少想要尝试新生活;平时主要从事其他活动的老人全部都不想尝试新生活。数据表明,除做农活家务和邻里走动聊天这两类老人会想要去尝试新生活(很多或较多)之外,其他几类情况中,老人大多不太想再去尝试新生活,推测老人年事已高,不再想要去尝试与自己原本生活不一样的领域,更多的会想去安稳的过好现在的生活。

3.2. 情感需求无法满足的原因

3.2.1. 社交沟通缺失

社交是指社会上人与人之间交流思想意识、传递信息的社会活动。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当老人与子女分开住时,平日感到孤独,无所事事的比例为90%,88%,而与子女同住时,比例则为81.33%,78.69%。

您现在是否和子女同住和感到孤独之间的相关系数值为0.980,并且呈现出0.01水平的显著性,因而说明您现在是否和子女同住和感到孤独之间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见表3),同时56.96%的老人平时和兄弟姐妹不联系,与人的交流以及社会参与大大减少,社交网络的萎缩使老人产生惶恐和失落感,大大加快了老年人精神衰老和思维与判断能力的衰退。受传统观念“天伦之乐”、“养儿防老”、“无后为大”及传统孝文化“百善孝为先”等因素的影响,当老人正需要子女陪伴照料,子女却在远方时,更易产生自怜自卑、精神萎靡等消极情感。

3.2.2. 文化水平缺失

76.39%的空巢老人娱乐方式单一,社会活动参与度不高,情感需求表达不清晰,对外界丰富的养老方式与娱乐设施了解少,会感到孤独和失落感,52.79%的老人除了日常生活所需,极少外出与他人交流,文化水平低的空巢老人退休之后,难以快速融入“老年娱乐圈子”,产生“被社会抛弃的”孤独落寞心理。时代更新进步,接轨困难,空巢的情况强化了老年人的自我否定与自卑感。

3.2.3. 基础设施缺失

根据实地调研发现当前农村养老建设的发展中,有些农村盲目跟风搞养老设施,忽略了当地民风民俗及空巢老人情感需求,使老人的个性化服务需求与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比如建设农村老年图书馆远不如老年棋牌室贴近空巢老人日常生活。其次,很大一部分基础设施像是老年健身器材,在后期维护时管理不当,导致无法正常使用。

调查发现,64.29%的人们对于养老院有着普遍的不认同感,认为养老院对老人照顾不周、没有家庭温暖,只有子女不孝的可怜老人才会住的地方。经过我们多个养老院的走访调查发现,大多数养老院确实存在老人情感的满足机制缺乏问题,老人情感生活相对匮乏,缺少娱乐活动,生活日复一日,很多老年人会觉得“日子没有盼头”。

以上分析对被动空巢老人基本符合,主动空巢老人情感需求并不强烈、符合程度较差,所以空巢老人情感需求缺失原因不能一概而论。


4. 空巢老人情感满足中各主体要素的作用及责任

4.1. 情感满足机制中政府的作用及责任

在这种发展精神养老事业刻不容缓的形式下更需要党和政府的领导。精神养老作为准公共产品和公共事业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应当发挥好指挥棒的作用,构建责权分明的养老体系,指导、引导、监督中国精神养老事业的发展。

4.1.1. 在完善老年人民生保障制度体系中是主导作用

行政管理的责任

完善社会服务保障体系,点面结合,协同管理,权责分明;鼓励社会与市场供应多形式、多层次的服务,参与精神养老事业;配备精神养老基本保障的人员与设施,完善老年人民生保障制度。

经济保障的责任

物质需求是精神需求的基础,物质需求得到保障,精神需求才能真正地体现其价值。而我国城乡收入分配不均衡,社会保障差距大,无法保障空巢老人在精神需求方面的满足。政府应建立健全的公共财政投入制度,为条件困难的空巢老人提供经济救济,为其购买基本保障服务。

法律保障的责任

政府应严格落实《宪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民法通则》、《婚姻家庭法》、《劳动法》、《刑法》中涉老法律法规,增强涉及老年法规政策的协调性、可操作性。政府应积极制定和完善精神养老保障的法律法规,健全适合老年人的维权机制,保障空巢老人的精神养老合法权益。

4.1.2. 在精神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是引导作用

道德援助的责任

受中国传统孝道的影响,老人们期盼儿孙绕膝,享受天伦之乐而不愿意接受社会的服务,“父母在不远行”将子女束缚在身边的传统观念与当代社会要求不符,所以要树立契合新时代要求的孝道文化,着重传统孝道文化中的敬亲、立身和新孝道的互益性,增强舆论支持与引导,形成养老新风尚,为精神养老提供核心动力。

指引方向的责任

政府应落实老年经济补助和养老机构税费优惠政策,指引市场积极参与空巢老人精神养老。引导老年人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观,保持自尊自爱的精神状态,积极参与社会工作实现自身价值,传递社会正能量。引导社会树立正确的老年观,鼓励老年人继续参与社会发展事业。引导老年组织专业、规范化发展,参与或举办老年项目研究、咨询服务等活动。

4.1.3. 在精神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是监督作用

监视督促的责任

完善从中央到地方及群众监督评估的监督体系。加强对精神养老服务的内容与质量等情况的评估监管,向社会公布评估结果。做好“老有所安”监督工作,确保工作到位、责任到人。

4.2. 情感满足机制中市场的作用及责任

调查发现,空巢老人的情感需求更多的是来自社会,例如社交的需求、满足感的需求等。社会主义市场应以社会可持续和发展人的幸福为市场发展的标准、动力,提供相应的解决或者辅助性解决的产品或服务,进一步完善空巢老人的情感需求满足机制。

4.2.1. 在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建设中是补充作用

丰富养老服务业态的责任

养老服务企业应适当扩大企业规模,增加其产业链与覆盖面,加强产品特色化、服务个性化发展,满足不同状况空巢老人的不同需求。加强文化、旅游、娱乐、休闲等精神文化娱乐产业与养老服务产业融合发展,丰富精神养老服务产业。互联网企业、智能企业等高技术企业应当运用科技技术提升老年服务质量。

繁荣老年用品市场的责任

加强老年用品供给及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促进产品升级换代,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提高老年用品的科技含量,为满足空巢老人情感需求提供新产品。

4.2.2. 在健全精神养老服务体系中是驱动优化作用

持续发展责任

社会主义市场应以价值机制为核心机制、以人的幸福最大化为最终目标,为老年服务开展提供核心推动力,有利于推进老年人精神文化建设持续发展。

合理配置资源责任

市场配置资源是实现资源合理利用的一种有效方式。企业应当以需定产,不可违背客观规律,为降低成本而牺牲品质,盲目追求利益。

4.3. 情感满足机制中家庭的作用及责任

家庭是建立在血缘关系上的感情投入,因为要经历自然人的一生,所以在满足老年人精神慰藉需求上有其突出的优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家庭作为现阶段满足老人精神需求的责任主体,扮演着基础又重要的角色。

4.3.1. 在健全精神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支撑作用。

物质赡养责任

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如果物质基础得不到保障,只谈精神需求毫无价值。子女应为父母提供生活必需的费用,保证老年人“老有所养”不仅是子女的责任也是子女的义务。

精神赡养的责任

随着时代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老年人精神需求日益增强,家庭对老人的精神关怀具有不可替代性,应当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主动关怀老人的精神生活,理解、尊重老年人的选择,满足其精神生活的需要。

4.4. 情感满足机制中社会的作用及责任

空巢老人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空巢老人的精神需求更是社会不断向前推进中需要考虑的问题。从资料和调查结果中分析,社会在空巢老人的精神满足机制中扮演的角色应该更加立体化,具体化,遍布于满足机制运行全过程。

4.4.1. 在健全社会服务体系是辅助推动作用

提供新力量的责任

完善老年社会组织服务体系,增强老年社会组织、社会工作组织的专业素质及服务能力,增强老年人经过社会、志愿者组织完成自我管理、自我实现的能力。

承担公益养老的主体责任

社会组织、机构、团体尤其是公益性社会组织在养老服务中,应当做好“拾遗补阙”工作,比如中华慈善总会的工作职责是安老助孤。鼓励不同层次阶级的年轻人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到精神养老服务工作中来,建立档案记录或配套制度,让志愿者通过志愿服务为将来自己养老积累资本,这样能更好地提高志愿者的资源转换率。


5. 幸福享老平台

5.1. 情感网络解决老年困扰解惑

5.1.1. 线上初步调研

各主体积极开展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普查,建立老人个人情感健康档案。根据筛选结果和问题的程度不同,分等级关注,对掌握危机应对能力较弱及高危机老人重点关注。平台挑选出有情感障碍的老人及时进行危机干预和心理疏导,可主动将档案分析数据发送给情感障碍老人的子女,使子女更了解父母的心声。老人出现情感问题时,可在线申请情感危机处理,面对面和专业人士进行咨询、沟通,若在线上咨询效果不佳,则进行线下心理危机处理,同时专业人士结合之前档案对老人的纵向心理发展变化分析,咨询结束后及时更新档案。平台固定每年组织进行一次普查,及时更新档案,对于老人横向的心理特征进行局域统计,及时发现老年人群体的心理变化趋势并分析原因。做到对老年人心理数据的动态管理,增加大数据的有效性和商业化使用。

5.1.2. 线下情感解决网络

健全老年人精神关爱,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的家庭、社区、社会服务机构、专业精神卫生机构四级服务网络。以家庭为基础,发挥家庭成员血缘关系优势,对老年人进行及时的关怀和沟通;以社区为主体,发挥村委会、居民委员会近距离优势,定期拜望空巢老年人;以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为补充,发挥社会组织、志愿者等社会力量的构成多样性,为空巢老人开展多种多样的关爱活动,丰富老年人生活;以专业精神机构为主导,发挥专业人员专业知识,建设老年心理健康服务站,定期培训家庭、社区、社会服务机构基础心理技能,为老年人提供精神关爱和心理关怀。


5.2. 老年服务中心实现“老有所依”

5.2.1. 线上选择

养老商城,让老年人多一种选择。随着养老新产品的不断推出,面对对外涉及甚少的老人,如何使新产品让老人接受,成为企业越来越重视的问题。平台将全面地提供给老人老年专属用品、服务信息如老年保健品、养老机构等,让老人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消费水平、消费心理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增加老人的参与感与满足感。比如:老年旅游团分析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经济水平状况、心理、生理状况,选择合适的旅游路线、旅游形式、旅游项目,与旅游沿途中的景点交通、住宿用餐等业务单位和保险业沟通达成优惠协议。

5.2.2. 线下服务

居家呼叫服务系统,在家也能享受服务。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智能物联网等科学技术提升服务效率,打造互联网+养老新模式。加强居家养老服务信息汇集,使家政公司、养老服务机构和组织能够充分利用平台提供的老人个人情感档案和大数据,综合专业地对每位老人的情感需求进行数据储备和分析,为居家老年人提供陪行、陪聊和照料等全方位细致性服务。

基础娱乐健身设施由政府购买,企业建设维护,老人免费使用,实现娱乐产品共享体验。落实全民健身计划,依托城市公园、文化娱乐广场等公共设施与闲置场所,建设集休闲娱乐、体育健身与一体的老年活动场地。充分利用老年活动中心等场所,实现公共设施免费使用,民办文娱设施优惠使用。由企业负责设施更新维护,为老年人开展文化、娱乐、健身活动提供方便,实现共享经济向老年市场推进。

5.3. 老年大学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5.3.1. 线上学习

活到老学到老,随时随地学习。各高校为老年教育提供帮助,共享课程与教学资源。将信息技术与老年教育相融合,汇聚专业人才和业余爱好者创作发行的老年人喜闻乐见的教育文化、精神娱乐作品如老年歌曲、有声读物、新闻热点、老年游戏等丰富老年人线上学习内容,扩大学习范围,准确地提供个性化导学服务等学习指导。使老年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与爱好,学习新才艺,掌握新技能。既能陶冶情操、充实生活,又能为"老有所为"做知识技能储备。

5.3.2. 线下娱乐

教育优惠,学而有乐。在托老所、老年日间照料中心等老年服务站以及乡村敬老院等养老机构中设置学习场所,配备基础教学人员及设施,推进养、教、学、用相结合,真正地将老年教育融入精神养老服务体系中。把健康生活方式、中医养生保健、唱歌跳舞等纳入养教结合教学内容,拓展农村电影流动放映及老年数字网络资源服务,扩充资源范围与内容,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提高老年人健康生活,安度晚年的质量。利用重阳节、春节等重大传统节日,开展形式多样的娱乐活动如老人文艺大赛、广场舞大赛等,组织老人参与或参观,为老人展现自我提供机会。加强宣传教育的同时,推动“敬老、爱老”社会风尚。

5.4. 银龄行动实现“老有所为”

5.4.1. 老人参与工作

老年人以志愿工作者身份积极参与基层民事调解、文教卫生、公益慈善等与其兴趣和能力相称的职务。平台推行“时间银行”志愿服务记录制度,组织老知识分子、老专家援助落后地区,鼓励参加社会志愿服务工作积极发扬老年人优良品质,开展老人关心下一代活动,组织老年人和幼儿园、小学的孩子们沟通交流,让老人的故事、知识、技能传承给子孙后辈,发扬新孝道文化。

建立专属于老年人的“招聘板块”,将企业信息提供给老人,让老人可以依据自己的爱好、能力选择合适自己的职务。使有才能的老年人利用自己的专长获得收入,给老人一个可以实现自己,增加收入的机会。

相识广场线上相知、相识、相亲。利用网络加强与好友亲人之间的联络,扩宽老人的社交圈。朋友圈,摄影圈,象棋圈等圈圈相扣,寻找共同语言,减少老人的失落感和社交焦虑感。线上相亲广场,让老人寻找可以互相依赖,互相扶持的另一半。

线下相聚、相乐。村委会、老年协会、企业、养老服务机构依托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老年服务站等设施,依据老年心理情感数据分析结果,积极开展老年交谈会、棋艺切磋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定期组织有意愿相聚的老人们在线下聚会,并提供相应聚会场所和关爱服务,让老人们面对面交流。

5.5. 志愿服务资源整合

加强志愿服务供需对接。养老院等养老机构根据老人休息时间及身体情况,主动发出申请,选择适合的开放时间段及人数限制,志愿服务类型等要求。送爱到家志愿服务尊重空巢老人意愿,由空巢老人选择是否接受“上门志愿服务”及服务类型。企事业单位、志愿者、社会工作者等社会力量依托平台局域心理普查、志愿服务需求信息进行对接后,平台将信息反馈给养老机构和空巢老人,同时将此志愿服务项目进行状况公开,使志愿服务精准入户,避免志愿服务资源浪费。利用信息化技术提升志愿服务质量效率,将志愿服务的范围扩展出敬老院,深入空巢老人家中,加强志愿者与老人们互动,为老年人提供精准化、个性化、专业化的服务。


6. 商业养老新趋势-医养结合的保险养老社区

6.1. 养老社区介绍

泰康,恒大人寿,中国太平等保险公司的养老社区很有代表性。并不是每个城市都有这样的养老社区,泰康、恒大、光大永明三家,优先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里布局,而恒大走的是开发二线城市的路线。有的养老社区是保险公司与养老运营商合作,这种模式保险公司资金投入少,简单灵活。恒大和光大永明的养老社区目前就是这种模式,由集团旗下的几家公司合作开发。

而有的养老社区是保险公司自己拿地、建设、运营。这种模式对资金实力要求较高,且周期较长,但容易形成规模经济。泰康的泰康之家系列、太平的梧桐人家就是采用这种模式。但受限于庞大的资金和建设时间成本,养老社区广范围覆盖还需要一些时间。

6.1.1. 养老社区的特点

社区房间为1-2人居住,内有专门的厨房可下厨。护士随叫随到,房间内的所有布置也都是完全根据老年人的特点来设计。比如:门上设计了两个高低的猫眼,以方便腿脚不便的老人。所有的家具均采用圆角的设计,防止老人磕碰。卫生间设置助力扶手,床头设计紧急按钮,总之细节之处可见一斑。另外娱乐方面也有多种项目选择:球场、泳池、健身房应有尽有,艺术方面有音乐、钢琴、刺绣也一个没落下,还有老年大学、教堂、博物馆等。可以说考虑到不同人的需要。

有24 小时的医疗救护服务,社区内还自建专业医疗康复机构,和许多三甲医院建立了联系,还和一些国外的高端医院有合作,保证老人可以第一时间获得高质量的治疗。配有专业的食品顾问,每天有专门的人员对食品进行采购,保证食材的新鲜。每天有二十多种菜肴供选择,有特殊饮食习惯的,还可以私人定制。养老社区在保证老人生活和娱乐品质的同时,还兼顾了医疗条件,可以说满足了一个人对老年生活的全部幻想。

6.1.2. 入住养老社区条件

养老社区的价格受到所在地区的经济水平、房间的大小、医养服务水平等,价格上也会千差万别。在此整理了不同养老社区在热门城市的价格,看下具体的价格体系是怎么样的:


照片来自深蓝保


照片来自深蓝保


以上月费只包含居家生活的费用,而护理费、餐费以及医疗费用是不包含在内的,餐费各家公司给出的价格都相差不多,平均在 1200-2000 元左右。总结下来就是每月固定支出,至少要在 1 万 - 2 万之间,受限于房型大小、居住人数各不相同,会有一定差异,这里仅供参考。千万不要以为每个月只需缴纳万元的月费,就可以入住享受高端的服务,在入住之前必须要解决资格的问题。要么交上百万的押金给保险公司,要么买保费上百万的保险。

分别看这两种获取资格的差异:

方式 1:交押金,不买保险

目前押金价格能够确定的是泰康之家,不过金额一点都不便宜。以泰康之家北京燕园为例,押金由两部分组成:入门费和乐泰财富卡,具体收费:乐泰财富卡的作用相当于“打折卡”,不同户型的乐泰财富卡价位不同,入住之后的月费可以享受折扣,大概在 6 折左右。如果之后选择不在社区居住,这些押金可以按比例退还,

方式 2:不交押金,购买保险

如果不想交押金,购买高额保险同样可以入住养老社区。不过这个保费要求不是固定的,不同的公司要求不同:泰康、恒大、太平的至少要 150 万起,光大永明在 30 万起。虽然购买保险,就可以有入住资格,但不同保险缴费方式,所享受的权益是不一样的:一次性趸交:可以立刻获得保证入住权;按年缴费:可以享受优先入住权,保费缴清后才有保证入住权。保证入住权是指提交申请后,在约定时间内肯定会安排入住。优先入住权是指同等情况下,比押金用户享有优先入住的权利,但仍需排队等待。目前这些养老社区对接的主要为年金险,不过由于推广渠道的不同,即使是同一个社区,对接的年金产品也有很多。但是这类理财型保险也有适合的人群:

1.保障型的保险已经配置足够;

2.有其他高收益的投资渠道(房产、股票、基金、国债等);

3.有一笔闲置资金,期望通过理财险获得安全、稳健、确定的收益。

高端养老社区的生活环境、配套设施和医疗资源都是普通的家庭养老和养老院养老所无法比拟的,老人在养老社区会得到非常好的照顾。

6.2. 案例介绍:泰康养老社区

泰康养老社区,作为一个重资产的养老机构,走的是最艰难、最“笨重”的路线。泰康之家“拿地——建设——服务”的重资产投资风格,长期规划性地建设一个包涵文化、体育、医疗、餐饮设施全产业链的重资产模式,这种社区开发和运营一体化的养老服务,是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抗风险性的。

中国三甲医院千人床位是4.4张床位,美国的这一数字是2.2张床位,为什么中国那么多,还医疗资源紧张?在美国,住院四五天后去康复机构,在康复机构好了之后可以回家。如果还需要长期照护,就去护理机构和养老社区。美国的康复医院和养老机构的床位加起来可能基本相近,但这两种模式的效率是不同的。医院由大量高成本的医生、医护人员和护士去管,但养老社区可用护士和护士助理去照护。泰康之家的重资产模式注定了社区配套设施的完善与高端,老人住进来就不用担心没有床位,外面医院的行情对于泰康之家是没有影响的,同时自带的照护团队也极大地节省了成本。

重资产背景下的一站式的养老,首先是具备了各种优质的资源,因为资本的分配到位,所以整体的高端性就是显而易见的。除了医养结合,在社区的文娱生活建设上,拿燕园举例,燕园养老社区设有游泳馆、小剧院、舞蹈室、合唱排练房、书法绘画室、棋牌活动室、图书馆、美容美发沙龙,尽量让老年人足不出社区就可以完成衣食住用以及文化娱乐需求。然而光配置好是不够的,它的高端性也体现在入住的人群上。客户群有来自于北大、清华、社科院的高知群体,甚至还有院士,他们都不是富豪,但他们的文化底蕴就注定了泰康之家的格调低不了。因此老人住进来,在健康有保障的前提下,精神文化生活也是有品质保障的。

不论是居家养老还是机构养老,也是存在即合理,各有千秋,也适用于不同人群,但是时间会证明,泰康之家这种投资周期较长、资产较重的模式,当它长成的时候,将以一种更强大的力量和格局去面对明天的老龄化危机。

泰康高端养老社区,定位高端,所以,不适合部分人。这和钱无关,和自身的层次和自我的原有生活环境有关!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对于这个养老社区的小江湖,同样如此。在泰康养老社区宣传过程中,经常会提到入住社区的老人以往的一些背景,比如老干部,大学教授,某些成功人士,艺术家等。但实际上,社区里还住着很多普通的老人,有的只是普通的工人,或者农民,或者一些普通的知识分子等等。只是他们的子女收入很高,可以让他们有入住的资格,还有一些暴发户的父母,卖房买资格入住的老人等等。

6.2.1. 案例一

有天中午大概10点半,也不能说是中午,我们在里面溜达。因为入住吃早餐什么的要和社区的居民分开的,避免彼此影响。在一个餐厅门口(申园有几个不同类型的餐厅可以让老人来选择的),看见几个老太太坐在餐厅门口的凳子上,彼此也不说话,只是有点像没睡醒的迷迷糊糊的坐着。看到最边上一个老太太好像在看什么,就过去和她聊天,才开始她不说话也不搭理我,我就说我父母年纪大了,我想给他们看看养老社区怎么样之类的。过了一会,老太太看看我,和我聊起来了。先说了很多这里这个好,那个好,这边方便,那个贴心的,但是到最后,老太太就说了:“这里真的很好,不过我还是想家。”,“每天我早饭吃了等午饭,午饭吃了等晚饭,没太多其他活动。很多我都不会,其他人我也不熟。”能听出来,这个阿姨之前可能也就是个普通老太太,对于社区的一些活动,没法适应也适应不了,有的专业度太高,并且熟人也不多,又不会主动搭讪。毕竟这里很多居民看起来是那种很有层次的人群,和这类普通老太太,合不了群,反而觉得更孤单。很多活动室的人也不多。

6.2.2. 案例二

在吃完晚饭后,负一楼搞活动,类似广场舞那种,就是围个圈,慢慢的打拍子转圈那种。参加的人蛮多的,还有好多人去看。在1楼,中间是空的,可以看到楼下。我在栏杆那边看,正好有个叔叔在我旁边,也在看,我就找他聊天了。问他怎么不下去一起玩啊。他说玩不来,他们老家没这个。后来聊了下,原来这个叔叔儿子是属于暴发户那种,做生意做大了,真没时间照顾他,他也是一个人,老伴不在了,一个人在老家。儿子媳妇不放心,但是又没法照顾,就到了养老社区了。这个叔叔的想法,其实很简单,我在老家一个人也习惯了,平时种种地,没事串串门,乡里乡亲可好了。但是儿子不放心自己一个人在老家,执意要接过来,没办法,才来的。他还悄悄和我说,他熟悉的几个老头老太,最近盘算着怎么越狱呢。可能在他们看来,这类的生活并不是他们想要的那种,活动范围就这么大,虽然物质方面很好,但是并不是他们想要的那种,反而不自在。当然也有很多老人夸这个社区很好的。有些老人说到了这,很开心,都不想回家了,也有的说,有点不习惯。可能每个人对于自己的养老方式,标准不同吧。

因受疫情影响,团队未进行跨省调查,以上两个案例来自知乎。对于老人来说,有没有钱,其实没那么太重要,有钱没钱,一样可以过的不错,物质只是一方面,更多的是精神方面的。有些人,可能就适合那种街坊邻居,每天热热闹闹的。有些人,适合这种高端的精神世界的追究。也有些人习惯了那种农田劳作,种点菜,养只猫啊狗啊,将在自己的精神寄托在宠物上。尊重自己父母选择他们适合的方式最重要。

7. 总结

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空巢老人家庭增加,关爱空巢老人,解决空巢老人情感需求问题,是当前我国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应该关注的重点。根据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文化水平及不同阶段的老人需求,建设以老人自助互助自愿的原则,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坚持政府主导、市场驱动、家庭支撑、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的情感满足机制。空巢老人情感需求问题的解决,有利于社会市场经济的持续化发展以及“养老产业”的蓬勃发展。关注空巢老人的情感需求,不断增强各个主体自身的服务能力,我国的养老机制政策一定会更加完善,我国的空巢老人会生活的越来越幸福。

养老服务企业适当扩大企业规模,增加其产业链与覆盖面,加强产品特色化、服务个性化发展,满足不同状况空巢老人的不同需求。加强文化、旅游、娱乐、休闲等精神文化娱乐产业与养老服务产业融合发展,丰富精神养老服务产业。互联网企业、智能企业等高技术企业运用科技技术提升老年服务质量。加强老年用品供给及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促进产品升级换代,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提高老年用品的科技含量,为满足空巢老人情感需求提供新产品。

结合着以前的走访,我们感觉出目前养老市场已经出现多层次的现象,比如同是在青岛市,同是公寓,根据服务内容,服务环境,服务质量的不同对应不同的价格,可供老人进行选择。收入比较低的家庭也可以享受相应服务,比如一名不能自理的老人在高密市的养老院中一年的最低费用为2000元,每月仅需要166元,但无论是环境,还是服务都远不及前面介绍的两处,但每年2000元的价格,大多数家庭都能够接受。如果选择居家养老,家政公司提供服务的价格为24小时全天候照料,根据需要护理的程度与护理人员的星级,每月3500-5000元左右。

目前得到的情况是较高端养老公寓能够住得起,愿意接受、独立接受智能化服务的多半是退休的知识分子,而广大的农村空巢老人接受的知识少,经济水平不足等等各种原因,不愿接受或者接受不了互联网的服务。如何解决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还需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陈峻秀. 复合型养老模式研究[D],复旦大学. 2015年.

[2]张亮,金泰集团公司养老机构经营对策研究,[D].

[3]姚俊.居家养老服务市场化: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D],2017年.

[4]付志惠.居家养老服务市场化的可行性研究,[D],2018年.

[5]东方财富网,18部门发文全面开放养老服务市场 康美药业提早布局智慧医养,2018年

[6] 发展改革委网, 加大力度推动社会领域公共服务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 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行动方案,2018年

[7]穆君. 我国老年人精神养老问题的分析. [D]老龄科学研究. 2013年.

[8]姚俊.居家养老服务市场化: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D],2017年.

[9 ]付志惠.居家养老服务市场化的可行性研究,[D],2018年.

[10]陈军舒.“养老圈”APP设计,[D],2017年.

[11]《汉语大词典》【M】第10185页 第7卷 583.

[12]《老龄蓝皮书: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2018)》,[N].

[13]康凝.仁和公司健康养老业务发展战略研究,[D].

[14]周必勇.论企业传播的商业性与公益性新闻,[J],《新闻与传播研究》.

[15]刘雪丹.城市空巢老人情感需要的问题研究【D】,2013年3月,长春理工大学.

[16]尹一.我国寿险公司运作养老社区模式研究,[D].

付志惠.居家养老服务市场化的可行性研究,[D],2018年.

[10]陈军舒.“养老圈”APP设计,[D],2017年.

[11]《汉语大词典》【M】第10185页 第7卷 583.

[12]《老龄蓝皮书: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2018)》,[N].

[13]康凝.仁和公司健康养老业务发展战略研究,[D].

[14]周必勇.论企业传播的商业性与公益性新闻,[J],《新闻与传播研究》.

[15]刘雪丹.城市空巢老人情感需要的问题研究【D】,2013年3月,长春理工大学.

[16]尹一.我国寿险公司运作养老社区模式研究,[D].

相关文章